浅谈政府机关辅助工作人员的管理 [摘要] 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身份,或是按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其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教育培训系统和管理制度,并受《公务员法》的制约。因此,公务员和按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接受的培训与教育是系统化、正规化的,相对具有较高的素质。然而,在政府机关中,还有大量的辅助工作人员,他们不是公务员,也不按公务员管理,当然也不享受公务员待遇。从现实看,对于他们的管理明显缺乏规范的制度与程序,其从业素质相对也不如公务员。但是,同样作为在政府机关内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同样会反映出政府机关的形象。因此,研究政府机关辅助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辅助工作人员 公务员 管理 培训 考核 以人为本 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员通常分为两种,公务员(包括按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他们是维系机关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由于国家机关有着严格的人事制度,其岗位名额有限,因此,公务员虽然构成机关单位人事的主体,但还不能完全独立左右国家机关的全部常规活动,需要辅助工作人员来自各方面的协助。可见,辅助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公务员和辅助工作人员的管理同样重要。 现实是,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从录用、培训、教育、考核、提拔等都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程序,特别是在《公务员法》施行后,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但是,对于辅助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却还相当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这和辅助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工作中的重要性相比,显得不够相配。现如今,国家机关的日常工作已基本上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系统化,对辅助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而相对不配套不完善的对辅助人员的管理则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机关工作。 本文希望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粗浅地探讨一下对政府机关辅助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本文拟以一个机关实例为基础加以讨论。当然,讨论是客观的,并不表示对该机关有任何偏激的认识。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主要职能是审查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在中国有办事机构的外国企事业单位和/或个人)的专利申请,其电子化、信息化程度相当高,同时还有大量纸件的案头事务。该局的辅助工作人员也非常之多,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以下就以专利局为例进行阐述。 一、对政府机关辅助人员的管理现状 1、政府机关辅助人员从业要求不高,基本素质较低。相对于专利局的公务员(事实上,专利局的人员属于按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文为方便起见,简称为“公务员”)而言,专利局对辅助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不高,对学历、履历都没有特定要求(当然,近年来由于就业困难等原因,高学历人员面临失业而选择就低就业的态度,从而使辅助人员的素质相对有所上升)。因此,辅助人员的从业者总体上,在基本素质方面,都与“公务员”存在较大的差距。 2、政府机关辅助人员待遇同公务员相比相对较差。专利局辅助工作人员因相对学历低,并且大多数人没有干部身份,最初还有许多人是以“临时工”招入局中从事辅助工作,同相对优厚待遇的“公务员”相比较,明显较差。表现在工资水平、福利、医疗保证等多方面,并且也基本上没有调研、开会、出差、出国学习等机会。 3、政府机关聘用辅助人员着力于人为其用,不讲人才储备。和“公务员”的计划招聘、有限配额相比,辅助工作人员主要是按需聘用,哪里有需求,就可以随时提出需求。并且, 浅谈政府机关辅助工作人员的管理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做导游的体会与挑战 | 下一篇: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政府机关 辅助 工作人员 管理 | 2013-02-13 11:12:3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