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面对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主题。通过学习教育管理学,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也是一门学问。教育教学管理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的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我认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进行:宏观指导、中观调控、微观激励三管齐下,以达到教育教学管理整体优化。 一、宏观指导,进行教育教学目标的控制。 教育教学的宏观指导是指运用正确的、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对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进行指导,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向更正确,目标也更明确。教育教学管理首先是教育教学思想的管理;教育教学思想的管理主要是指学校在更新教育规划、提出教改原则、确定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理性导向,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宏观整体目标控制。 1、将局部环节性的管理重心转向整体性的质量管理。 回顾以往的教学管理,较为注重的是一些局部性的环节管理。如教导部门对教学中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等方面的管理,这些常规管理虽然促进了教学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的弊端,造成教师只对检查负责,只对现象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不对学生负责的倾向。我们主张将局部性的环节管理向整体性的质量管理转移,就是强调要终端质量,要成绩,要分数。我们应全面地看待这个成绩与分数,它是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表现,只要我们认识清楚这些成绩与分数是表示学生已掌握了对终身学习有益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文化素质基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抓成绩,抓分数。当然我们其他线上的管理也存在着这种形式主义的弊端。 因此,在教学上不管哪一门学科都应加强高质量的意识,都应该重视应知应会与能力培养。我们将把加强形成性测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它来动态地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好与坏,扎实地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要把各班级一些学科的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考试的合格率与优秀率通报各给各位老师,并以此作为评定教师工作有成效的重要依据。教导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好测试关和验收关,要保证测试内容既不超课程标准要求又不降低课程要求,要保证测试内容既反映出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形成的真实情况,又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分割式的条线封闭管理式转为综合式的合作管理。 学校的管理基本实行条线管理,条线管理的优点是分工明确,但缺点是黄牛角、水牛角,各管各。条线多、头绪多,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互相抵耗,教师疲于完成,只能应付,不能达到应有教育效果。这种状况如再延续下去,将贻害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学校管理也该走综合之路了。 如业务学习就要与政治学习挂钩;小科教学计划、作业进行严格分工,不得“到处放火,处处冒烟”;班会应结合现实、现状、中心问题进行,应改变观念,增强综合管理意识,采取联席管理、综合实施的合作方式开展工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除了思想认识统一外,在具体实施上首先要统筹安排。这就要求学校各线要建立定时“碰头”机制,商讨、综合、统一布置。 3、将自上而下的计划性管理转为自下而上的问题性管理。 强调把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转为自下而上,主要是想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杜绝“点水式”和“传声筒”式的管理弊端,它意味着: ①在学校大政方针的框架下,各线工作不能光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必须符合实情,因此学校在传达与贯彻上级机关的工作任务时,必须结合校情,统筹安排,讲求实效性。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下的中小企业的移动电.. | 下一篇:学习汉语文,提高工作能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校教育 教学管理 | 2013-02-11 15:54:0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