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7-12岁的少年儿童,这一阶段处于身心发展的过度时期,心理发展还不很成熟,介乎于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错综矛盾的状态。他们的政治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及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命的春天,是为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打基础和逐步定向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基础打得好与坏,将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乃至他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小学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一个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的奠基工程。因此,小学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同时,也关涉到一个儿童一生能否健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为把教育对象塑造成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打基础。围绕这一任务,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组成教育部分。 一、品德教育。 爱国主义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根据高、中、低年级的年龄层次的差异有不同的侧重点:低年级主要是认知方面,知道“我是中国人”,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初步了解祖国的概貌;中年级主要是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逐步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高年级主要是要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经过这样的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由初识到熟识到发自内心的共鸣,从而积蓄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初步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在高、中、低三个年级段也有不同的内容安排:低年级从爱爸爸妈妈开始,到爱老师、爱同学,在集体中为他人着想等。中年级着重从关心、体贴父母,尊重老师开始,到尊重他人、待人接物有礼貌、邻里关系和睦、多为集体做好事等。高年级要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初步懂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初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年的“手拉手”活动,是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机,让生活在富裕条件下的少年儿童从小学会去爱、去关心,在这样的活动中渐渐培养热爱人民的情感。 热爱集体的好品质,要通过集体生活来培养、锻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都有社会性,都有归属的要求,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群体意识都很强。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取长补短,每个人的进步都与集体紧密相连。当集体成员意识到集体的荣誉中有自己的一份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感情。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大、中、小队活动,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开展各类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活动自己搞,我们的干部自己选,我们的辅导员自己聘,我们的荣誉自己争”,各类小型多样的队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队组织的活动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有的小队举行了考察照片的展览,有的小队组队参加了市、区或电视台的比赛,有的小队与大学的大哥哥姐姐交上了朋友……在集体的活动中学生们找到了快乐,对集体的热爱也越来越强烈。 二、智力教育。 浅析小学教育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议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 | 下一篇:浅析网络广告的策略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小学教育 | 2013-02-10 13:06: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