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因素与教学因素的融合 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功能已为教育者共识,“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同时,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中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福禄贝尔如是说,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游戏对儿童人格塑造的重大意义。 游戏教育化指教育者走入儿童游戏,参与、控制游戏,对游戏施加教育影响以求取得儿童更好发展的这样一种现象。而当成人将游戏作为手段来运用时,却有意无意地即开始改变着游戏,游戏的自发性慢慢丧失。在成人关注、干预下,游戏的性质却慢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儿童的游戏慢慢向教学异化,其发展功能得以强调,而作为本质的享乐功能却日益弱化。 那么游戏如何成为真正的教学手段,如何更好地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一直是幼教理论界和幼教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游戏的这种教育化在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必须明确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各自的内涵 儿童受教育,其目标不仅是探究物质世界,学习文化世界,直接感受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精神世界里不仅蕴含着人的智慧,同时还饱含着人的情感、心灵和人格。幼儿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因而也必须是一种交往的教育。游戏教学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儿童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更重视培养儿童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因素,即以塑造儿童的主体人格为宗旨。 游戏是一种有兴趣的活动,幼儿易于接受,游戏活动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游戏本身既有活动又有内容,比单个动作和词语更有趣,电它可以使幼儿在头脑中保留印象和经历,经过的活动比较活跃,印象深刻;游戏活动比较生动具体,适合幼儿感知动作、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特点。 幼儿园游戏的游戏因素是指游戏具有的实质或独特内涵,而决不是游戏的外在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由幼儿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的本质。还有研究者认为,主体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本质特征,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这是游戏的灵魂。 幼儿园游戏的教育因素是指渗透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合乎教育目的的有益于幼儿发展的因素。它反映的是社会对下一代的期望,尤其是在幼儿应了解和掌握的社会文化内容方面的期望。这实质上也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和机体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外部条件。 游戏因素与教学因素的融合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游戏在幼儿识字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下一篇:也谈辣女子---王熙凤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游戏 因素 教学 融合 | 2013-01-12 19:10:3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