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些陈旧的不当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脉搏,如《语文课程标准》五条建议中提及: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既然穿上了教学改革的新鞋,就不应再走传统课堂教学的旧路,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善用批评和表扬,正视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教学设计要有技巧,教学结构要有技巧,而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更需要技巧,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学生年纪小,自制能力弱,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如:有的学生表现相当出色,有的学生会稍稍分心,而大多数的学生都有坐姿不正、自由交谈等无意识的漠视课堂纪律行为,这些细节问题是无法在备课过程中意料得到的,如果处理不当,课备得多好都不会收到效果。恰当运用表扬和批评,正确地处理课堂教学技巧的细节问题,将会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增添姿彩。 首先,批评要有技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改路上,孔夫子时代的“打手板”之类的做法已不适应教改的浪潮了,但学生总还是会有违反纪律的时候,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互相嬉闹的,坐姿不正的,甚至回答起问题来也是胡说八道的等等,这些场面屡有发生,怎么办呢?批评总是要的,但我们可以先把批评包装起来,再授予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改正缺点。 (一)、善意的批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听到批评,但如果把批评转换一下形式,那效果也就不同了。如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进行二年级的《程门立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了一个学生,学生正回答:“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激动地说:‘你们真是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学生。’”另一个学生却没经老师允许,争着在一旁发言,教师并非勃然大怒,而是巧妙地把违纪学生的行为与文中杨时尊敬老师的举动作比较,这样既指出了该学生违纪的实质,令该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又使全体学生有了更鲜明的形象理解,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间接的批评。一节课40分钟,有耐性的学生可以一直专心致志地听讲,但仍会有坚持不下去的学生,如在《程》教学中,就有个别学生上课分心,但老师只是一句话:“不乱说话的同学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真可谓一语双效。 其次,表扬也要有技巧。 学生很喜欢听到表扬自己的话语,但如果表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也会视“表扬”无睹,没有丝毫的促进作用,那样的表扬就“白表”了。同样,在《程》教学中,贾老师所采取的表扬方式各异:(一)、直接式表扬。诸如:那个同学坐得真好;她写的字真好看;他读得不错、很好、相当好;还是这个同学坐得最好……几句话,直听得学生心里甜丝丝的。(二)、行动式表扬。“谁读得好,老师就在谁的头上摸一摸。”“被老师摸过头的同学举手”。学生个个都兴奋地举起手来。(三)、递进式表扬。“摸过头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但被老师摸过头,还让老师轻捏了一下鼻子,他们读得更好,那是谁呀?”几句话,直听得同学们既羡慕,又后悔,羡慕别人可以被老师捏一下鼻子,后悔自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1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心理学——学与教的心得体会 | 下一篇:小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语文 课堂 教学改革 | 2013-01-09 21:27:4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