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法律思考 [摘 要] 1950年出台的中国婚姻法是我国建国制定宪法后出台的第一部法律,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公民婚姻的合法权益,还是维护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体。随着中国不断发展,1980年出台的新婚姻法做出了新的修改,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公民权益,完善婚姻法是时代的要求。笔者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时代难题所做出思考,认为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外要靠道德来批判是不合理的,应该出台的法律是具可实施性的,不应该成为理想主义乐园,应该方便在司法中能够公平效率兼顾。 [关键词] 婚姻质量 结婚程序 离婚自由 感情贞操请求权 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的物质需求得提升,社会出现许多因为经济物质交易的婚姻性质,低质量婚姻、包养和重婚现象日渐增长,通过现代化的媒体不断放大,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引发不良的婚姻家庭观,滋生不道德和反人类的两性观。婚姻的社会意义在于巩固社会家庭个体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思考完善婚姻家庭制度,提高婚姻质量,用法律来矫正社会的不良风气。 一 完善结婚制度的合理性 低质量婚姻的产生基本有三点:一是传统的家庭主导,二是物质婚姻,三是需求婚姻。低质量婚姻中很多是男女感情成分不高而造成的,而结婚审查登记并不能去测试每对准夫妻的感情深浅。而唯有从可能的地方去完善审查制度,在我国近些年,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重婚也并非少见,闪婚闪离的情况也是屡屡发生,原因在于双方并未确定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情况我国实施的是登记结婚法定程序。我国结婚的实质要件: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4.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5.患麻疯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婚;6.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不符合以上要件的都视为无效婚姻,不给予颁发结婚证。【1】 (一)完善结婚登记程序的严谨性: 为了确保登记的公民符合结婚的要件,结婚登记的程序的中加入汇报此程序。在每一对男女公民成为夫妻的2周年内,每一个周年都要亲自到指定的场所进行咨询汇报,提交期间的生育、经济收入、性生活、同居习惯等等的汇报,如果有不满婚姻现实的意见,在汇报中提及,并且记录下来。 在申请环节,应该提交常住场所的证明,也就是履行同居权利的准备证明。法律要求当事人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结婚登记,不得由他人代理。 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思考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 | 下一篇:外来民工子女低年级段阅读能力培..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完善 我国 婚姻家庭 制度 法律 思考 | 2013-01-08 10:07:4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