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资料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资料
|
合作期刊
|
资料下载
|
计算机资料
|
外文翻译
|
免费资料
|
原创资料
|
开题报告资料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教育资料网
->
免费资料
->
其他资料
->
资料格式
->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三)
法律专业资料
|
护理学资料范文
|
动画专业资料
|
新闻专业资料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资料范文
|
资料下载
|
社会学资料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资料
|
计算机资料
|
法律资料下载
|
环境科学资料
|
医学资料
|
报告总结
|
食品资料
|
社科文学资料
|
政治资料
|
医药医学资料
|
资料格式范文
|
建筑学资料范文
|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4)阿尔法。阿尔法是代表基金多大程度上跑赢大盘。当然是越大越好。
(5)贝塔。贝塔也是相对于大盘的波动情况,如果是一个指数基金,那就是1。比1大,说明比大盘波动还要大,比1小,说明比大盘波动小。
(6)R平方。R平方代表和大盘的相关性,如果是1,表示和大盘完全相关。
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与国外同行相比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差距:
(l)风险认识上的差距。国际上对风险极其重视,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实践中,建立了从识别、衡量、评价到控制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而我国对风险认识尚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
(2)内部组织构架的差距。虽然风险管理体系虽然不同,但是国外基金公司在发展中形成了适合自身完整的内部组织结构,并随市场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另外,现代风险管理系统还强调信息的沟通和专业化的分工。风险管理部门既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全面系统性又要与各个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和信息的畅通交流。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制度化和日常化。而国内基金公司基本都没有完整的组织架构,而且独立性受较大限制,因此有效性受到影响。
(3)管理技术上的差距。现代风险管理注重定量分析,用数据模型进行识别、评估、测量风险,风险管理模型迅速发展,风险管理技术不断创新。而国内开放式基金大多仅凭经验判断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明显缺乏定量分析,风险管理客观性、有效性大打折扣。
(4)由于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风险识别、评估的不完整。
(5)对于可量化的风险,缺乏准确评估的工具和手段,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
(6)公司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所必须的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风险管理体系中上、下级之间应该是互动性。一般部门风险评估结果送达上级之后,上级部门应该就风险调整做出指示,业务部门随之进行调整。
(7)业务部门缺乏独立性的风险评估小组。在公司层面上建立了风险控制委员会,但在各个业务部门内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削弱了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证券市场的风险较高,开放式基金的规模还较小,风险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尤其受美国次货危机的影响,全球证券市场发生频繁剧烈的波动,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我国股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也开始增多,基金的运行同时还受到政府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这样使得我国基金管理人没有能力独立的应对开放式基金的各种风险,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水平仍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基金业风险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形成制度性风险源,损伤了基金的风险管理制度优势。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普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基金管理公司决策高层和管理高层来源于或受聘于公司股东,其股东背景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倾向,在基金投资者成为弱势群体和基金持有人的约束严重软化情况下,实际上基金管理公司行为的利益考虑当然地将公司股东利益置于最优先地位,偏离了证券投资基金兼顾基金投资者与基金公司股东二元利益平行的设计初衷。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由大股东和高管提名选任,薪酬由董事会决定,这种利益关联格局很难保证其独立性。
2.基金业风险监管效能不高
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生态不佳,监管效能不高,致使基金业运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问题,不利于基金管理机构建设有足够功效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相关的投资比例限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如不同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在利益冲动下,通过幕后的默契和联手可以操控单只股票绝大多数的流通筹码,在短期利益驱使下个别基金投资在个股上过度集中极易诱发流动性风险。在证券投资基金运作实践中,缺乏独立、公正和权威的第三方责任审计和问责制度,而基金管理人掌握着基金的实际控制权,仅依靠基金管理人的自律不足以有效制约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基金契约。
虽然基金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基本分离,但基金持有人没有适当和相应的诉讼、追偿权利,持有人大会功能形同虚设,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不拥有实质性话语权,而且由于基金托管人一般由基金管理人选择,基金资产托管协议由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签订,基金托管人演变成基金管理人的代理人,这种错位导致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放弃了托管监督和委托管理责任,形成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事实上的利益趋同,基金持有人利益往往不能放在最优先位置,极易诱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3.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比较成熟,随着国外开放式基金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也迅速扩张,开放式基金资产管理和投资组合的选择空间也得到了充分满足,并形成了基金投资方向的专业化分工。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开放式基金要充分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证券市场上系统风险占有较大比重,这就意味着现阶段分散化投资对风险规避的作用很小,而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做空机制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还不存在,股指期货作为新生事物才刚刚推出。这就制约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管理人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如果遇到股市暴跌或长期熊市,由于缺乏可以弥补损失的反向操作工具,投资者信心动摇,就可能出现大量赎回要求,基金管理人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4.缺乏理性投资观念
从我国目前参与股票、基金的投资者情况来看,大多数投资者对短期投资回报的要求较高,同时很多投资者都以短期投资为主,股票基金买卖频繁,主要以寻求短期差价收益为主。这与我国开放式基金低风险,并谋求长期投资保值增值的目标很不一致。这种片面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投机心理使得我国投资者普遍轻视风险,他们对于风险管理的观念十分缺乏,而基金管理人对于风险的管理也大多停留在事后处理,而不是事先防范和控制。
5.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
我国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所构建的风险管理系统,和西方成熟市场的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相比,并不全面和完善,也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基金管理人缺乏较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独揽大权,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来。而国外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有着较强独立性的风险管理部门,它与其他部门之间是相对独立、相互制衡的关系。
四、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运行新生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市场大环境。认真落实“国九条”,积极实施“全流通”战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改变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状况,以有利于开放式基金管理机构坚持崇尚充分研究和清晰价值判断以及“稳定持仓、长期投资”的理性投资理念,引导市场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降低开放式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三)
由
教育资料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资料
本文标题:
开放式基金风险及治理对策研究(三)
上一篇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3
下一篇
: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
推荐资料
本专业最新资料
Tags:
开放式
基金
风险
治理
对策
研究
2016-09-06 11:12:26【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